power_settings_new

长效INF-α(聚乙二醇脯氨酸干扰素α)Besremi为任何年龄需降细胞治疗PV患者的一线药物。年轻患者(<60岁)推荐首选干扰素。进入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

自《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版)》发布后,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vera, PV)的诊断、预后分层、新药和传统治疗药物再评估的认识又有了长足的进步。为给我国血液科医生提供规范化的临床实践指导,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制定了本指南。

0
用户: (15.4k 分)
1.病史采集:

必须仔细询问患者年龄,有无血栓病史,有无心血管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无疲劳、早饱感、腹部不适、皮肤瘙痒和骨痛,以及活动力、注意力、此前1年内体重下降情况,有无不能解释的发热或重度盗汗及其持续时间,家族有无类似患者,有无长期高原生活史,有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导致的慢性缺氧病史。患者初诊时及治疗过程中评估患者疗效时采用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估量表(MPN-SAF TSS,也称MPN-10)对患者进行症状负荷评估。

2.实验室检查:

以下实验室检查应作为疑诊PV患者的必检项目:

①外周血细胞计数;
②骨髓穿刺涂片和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
③骨髓活检活组织切片病理细胞学分析,铁染色和网状纤维(嗜银)染色;
④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乳酸脱氢酶(LDH)、尿酸和肝功能测定;
⑤JAK2 V617F和JAK2 exon 12基因突变检测(骨髓或外周血);
⑥肝脏、脾脏超声或CT检查。

对于血小板计数增高和(或)脾脏肿大或有临床不能解释的出血患者,建议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结合试验(VWF∶CBA)和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测定。有家族病史者建议筛查EPOR、VHL、EGLN1/PHD2、EPAS1/HIF2α、HGBB、HGBA和BPGM等基因突变。二代测序(NGS)不作常规推荐,但采用包括LNK、CBL、TET2、ASXL1、IDH、IKZF1、EZH2、DNMT3A、TP53、NFE2、SF3B1、SRSF2和U2AF1等基因的套餐(panel)靶向测序结果有助于患者总生存(OS)、无纤维化生存和白血病转化率的评估,可酌情选择。


二、诊断标准
图片图片图片
1.PV诊断标准:
建议采用WHO(2016)标准(表1)。

表1 WHO(2016)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
图片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post-PV MF)诊断标准:

采用骨髓纤维化研究和治疗国际工作组(IWG-MRT)标准。

主要标准(2条均需满足):

①此前按WHO诊断标准确诊为PV;
②骨髓活检示纤维组织分级为2/3级(按0~3级标准)或3/4级(按0~4级标准)。

次要标准(至少符合其中2条):

①贫血或不需持续静脉放血(在没有采用降细胞治疗情况下)或降细胞治疗来控制红细胞增多;
②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幼稚红细胞;
③进行性脾脏肿大(此前有脾脏肿大者超过左肋缘下5 cm或新出现可触及的脾脏肿大);
④以下3项体质性症状中至少出现1项:过去6个月内体重下降>10%,盗汗,不能解释的发热(>37.5 ℃)。


三、预后判断标准
图片图片图片

PV患者确诊后,为了更好地指导治疗选择,应对患者的预后分组作出判断。
1.血栓风险分组:

按年龄和血栓病史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①高危组:年龄≥65岁和(或)此前有PV相关动脉或静脉血栓;②低危组:年龄<65岁和(或)此前无PV相关动脉或静脉血栓。

2.生存预后分组:

如果患者未行NGS,采用IWG-PV预后分组积分系统,依据年龄(≥67岁,5分;57~66岁,2分)、WBC>15×109/L(1分)和静脉血栓(1分),分为低危组(0分)、中危组(1或2分)和高危组(≥3分),中位OS时间分别为28、19、11年。如果患者行NGS,也可采用加入基因突变的预后分组积分系统,依据SRSF2基因突变(3分)、年龄>67岁(2分)、WBC≥15× 109/L(1分)、血栓史(1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0~1分)、中危组(2~3分)和高危组(≥4分),中位OS时间分别为24.0、13.1、3.2年。

3.post-PV生存预后分组:

采用PV和ET继发骨髓纤维化预后模型(MYSEC-PM),依据确诊时年龄(分值为0.15×年龄)、HGB<110 g/L(2分)、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3%(2分)、无CALR Ⅰ型突变(2分)、PLT<150×109/L(1分)和有体质性症状(1分),将患者分为低危(<11分)、中危1(≥11分)、中危2(14分~<16分)和高危(≥16分)。


四、治疗
图片图片图片
1.治疗目标:
PV的治疗目标是避免初发或复发的血栓形成、控制疾病相关症状、预防post-PV MF和(或)急性白血病转化。现阶段治疗策略主要依据患者血栓风险预后分组来加以制定。多血症期治疗目标是控制红细胞压积(HCT)<45%。

2.一线治疗选择:

(1)共存疾患和对症处理: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共存疾患的患者应同时与相关科室配合积极进行相应处理,控制病情。皮肤瘙痒采用静脉放血/骨髓抑制药物常无效,由于热水洗澡可使之加重,因此,可告诫患者减少洗澡次数或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阿司匹林和赛庚啶亦有一定疗效,但抗组胺药物无效。
(2)血栓预防:由于血栓是PV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确诊患者均应进行血栓预防。首选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70~100 mg/d),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选用口服氯吡格雷75 mg/d或双嘧达莫25~50 mg每日3次。

(3)静脉放血:一般来说,静脉放血开始阶段为每次300~450 ml,每周1次或2次,HCT降至正常(<45%)后可延长放血间隔时间,以维持红细胞数正常的状态。HCT>64%的患者初期放血间隔期应更短,体重低于50 kg的患者每次放血量应减少,对于有心血管疾患的患者放血应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静脉放血可使头痛等症状得到改善,但不能降低血小板和白细胞水平,对皮肤瘙痒和痛风等症状亦无效。年龄低于50岁且无血栓病史患者可首选此种治疗方法。红细胞单采术可在短时间内快速降低HCT,必要时可以采用此治疗。反复静脉放血治疗可出现铁缺乏的相关症状和体征,但一般不进行补铁治疗。

(4)降细胞治疗:血栓预后分组为高危患者应予降细胞治疗。血栓预后分组为低危组患者,出现对静脉放血不能耐受(反复出现放血后晕厥、有血液恐惧症或静脉通路非常困难)或需频繁放血、有症状或进行性的脾脏肿大(在除外post-PV MF前提下,在过去的1年内脾脏增大>5 cm)和持续性(3个月)白细胞计数>20×10^9/L亦应采用降细胞治疗,在出现白细胞进行性(基数<10×10^9/L时至少上升100%,或在基数>10×10^9/L时至少上升50%)以及持续性(3个月)增高、PLT>1 500×10^9/L和(或)发生与PV相关的出血时亦应考虑降细胞治疗,有严重的疾病相关症状(MPN10总积分≥20分或瘙痒≥ 5分)应推荐加入降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

羟基脲或常规剂型干扰素α(IFN-α)和长效INF-α(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聚乙二醇脯氨酸干扰素α)为任何年龄需降细胞治疗PV患者的一线药物。年轻患者(<60岁)推荐首选干扰素。年长患者(>70岁)可考虑口服白消安(2~4 mg/d)。

羟基脲起始剂量为30 mg·kg-1·d-1,口服,1周后改为5~20 mg·kg-1·d-1,需维持给药并调整用药剂量,联合静脉放血治疗(必要时采用红细胞单采术)可降低血栓并发症。

常规剂型IFN-α剂量为(9~25)×10^6 U/周(分3次皮下注射)。用药6~12个月后,70%患者的HCT可获控制,20%的患者获部分缓解,10%无效;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JAK2V617F负荷逐渐下降,达部分或完全分子学缓解;此外,还可使血小板计数、皮肤瘙痒和脾肿大得到显著改善。聚乙二醇干扰素α起始剂量为45 μg每周1次,聚乙二醇脯氨酸干扰素α起始剂量为100 μg每2周1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接受较长时间治疗(≥24个月)后长效干扰素可获得较好的症状改善、较高的血液学和分子学缓解率。相比于常规剂型IFN-α,长效干扰素不仅给药间隔时间延长,而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显著降低。IFN-α的主要非血液学药物不良反应有甲状腺功能减低、抑郁等精神症状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拟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应进行相关检查,以除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自身免疫和精神性疾患。

3.二线治疗选择:

约25%的患者在用羟基脲治疗期间可出现耐药或不耐受(表2),20%~30%的患者有干扰素治疗不耐受,这些患者可采用二线治疗。

表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羟基脲治疗耐药或不耐受的判断标准
图片

(1)芦可替尼:在一项国际、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中,依赖静脉放血治疗伴有脾脏肿大的PV患者随机接受芦可替尼(110例,起始剂量20 mg/d)或标准治疗(112例,医师根据情况选用羟基脲、干扰素、阿那格雷、来那度胺、沙利度胺或不予任何治疗),32周时芦可替尼组、标准治疗组的HCT控制率(HCT<45%)分别为60%、20%,脾脏容积减少35%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8%、1%,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分别为24%、9%,症状下降5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9%、5%。据此结果,2014年12月芦可替尼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羟基脲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的PV患者。PV患者治疗推荐起始剂量为20 mg/d。在开始治疗的前4周不要进行剂量调整,每次剂量调整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周,最大剂量不超过50 mg/d。

芦可替尼最常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为3/4级的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但极少导致治疗中断。治疗过程中血PLT<50×10^9/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HGB<80 g/L应停药,出现贫血的患者可加用EPO或达那唑。停药应在7~10 d内逐渐减停,应避免突然停药,停药过程中推荐加用泼尼松20~30 mg/d。

(2)干扰素:羟基脲治疗期间出现耐药或不耐受患者可换用干扰素,如聚乙二醇干扰素α或聚乙二醇脯氨酸干扰素α。羟基脲耐药或不耐受患者换药是选用干扰素还是芦可替尼目前尚无共识,二者均可酌情选用。

(3)32P:静脉给予一次性32P 2~4 mCi常可使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间隔6~8周后可依首剂疗效再次给予。32P治疗最大的不良反应是远期发生治疗相关性白血病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肿瘤。适合老年(>70岁)患者选用。

(4)白消安:2~4 mg/d,口服,几周后HCT下降的同时白细胞计数常降至正常,停药后血细胞计数维持正常几个月至几年不等。由于本药可致严重骨髓抑制,因此,用量不宜超过4 mg/d。

4.post-PV MF和白血病变患者的治疗:

post-PV MF的治疗按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治疗原则,具体参考《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19版)》。白血病变患者按相应指南原则处理。

5.PV患者妊娠期处理:

计划妊娠的患者,至少3个月前停用所有可能致畸的药物。妊娠期间应由血液科医师和妇产科医师共同制定管理计划,用干扰素或静脉放血严格控制HCT<45%。低危组患者妊娠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分娩前2周至分娩后6周可改用低分子肝素,高危组患者妊娠期和分娩后6周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联合预防血栓。阿司匹林会小量分泌入乳汁,低分子肝素不经乳汁分泌,二者均不影响哺乳。羟基脲、干扰素等均会分泌入乳汁,因此用药期间禁止哺乳。

五、疗效判断标准
图片图片图片
根据欧洲白血病网和骨髓增殖性肿瘤研究和治疗国际工作组2013年修订的PV疗效评价标准(表3),主要包括临床血液学及骨髓组织学评价两方面。分子生物学疗效对于评价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不是必须的。完全分子生物学缓解(CRm)定义为:原先存在的异常完全消失。部分分子生物学缓解仅用于基线的等位基因突变负荷≥20%且等位基因突变负荷下降≥50%的患者。

表3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标准
图片

1个回答

用户: (15.4k 分)
0 投票

表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羟基脲治疗耐药或不耐受的判断标准

0
用户: (15.4k 分)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创新药BESREMi!NCCN纳入实践指南
2021年11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BESREMi(ropeginterferon alfa-2b-njft),用于治疗成年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该批准是基于PEGINVERA研究(NCT01193699)的结果,这是一项为期 7.5 年的前瞻性、多中心、单臂试验。研究结果显示,61%的患者在治疗期间达到完全血液学应答(CHR) ,80%的患者产生血液学应答。血液学应答定义为血细胞比容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源于骨髓中致病干细胞的癌症,会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慢性增加。该症可导致血栓形成、栓塞等心血管并发症,并常转化为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病或白血病。尽管该症的分子机制仍需要深入研究,但目前的结果表明该症存在一系列获得性突变,其中最重要的是JAK2突变。
图片
该症的治疗包括静脉切开术(通过静脉中的针头去除多余血细胞的手术)以及减少血细胞数量的药物;Besremi就是其中一种药物,这是一种创新的单PEG化长效干扰素,靶向骨髓、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根源,可以解决潜在的疾病。它被认为是通过附着在体内的某些受体上,引发连锁反应,使骨髓减少血细胞的产生。
在给药方面,患者每两周皮下注射一次。如果Besremi能够减少多余的血细胞并维持正常水平至少一年,则给药频率可降至每四周一次。
图片
BESREMi在美国获得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孤儿药称号。其于2019年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2021年在美国获得批准,最近在台湾和韩国获得批准。在美国批准的3个月后,NCCN指南纳入了BESREMi,将其作为成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推荐治疗方案。
0
用户: (15.4k 分)
修改于 用户:
2022年9月15日澳门药监局获准澳门五洲药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申请的BESREMi批准上市
0
用户: (15.4k 分)
AOP Health在著名的2022年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上公布了Ropeginterferon alfa-2b(罗培根干扰素α-2b)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最终研究结果。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的Heinz Gisslinger教授口头报告了结果1。

摘要链接

罗培根干扰素α-2b是一种长效型单聚乙二醇化脯氨酸干扰素(ATC L03AB15)。最初每2周给药一次,或在血液学参数稳定后最多每月给药一次。

AOP Health一直在进行一项关键的临床开发计划,包括PEGINVERA,、PROUD-PV和CONTINUATION-PV的研究。CONTINUATION-PV是一项开放标签的多中心IIIb期研究,旨在评估罗培根干扰素α-2b与羟基脲(HU)或现有最佳治疗方法(BAT)在PV患者中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这些患者均曾参加过PROUD-PV研究。

基于AOP Health自2010年以来在欧洲开展的临床开发项目,BESREMi®获得了用于治疗PV的上市许可,首先于2019年由欧盟委员会批准,随后由瑞士、列支敦士登、以色列、中国台湾、韩国批准,最近于2021年11月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

2022年EHA年会期间的演讲聚焦该长期(长达7.5年)治疗后与患者相关的结局:

症状/生活质量:在接受罗培根干扰素α-2b治疗的患者中,只有少数人(15.7%)出现了疾病关联的症状;在治疗的最后一年中,10名患者中只有不到2人需要接受静脉切开术来维持血细胞水平。

疾病的改变:除此之外,经罗培根干扰素α-2b治疗后,相当一部分患者(>20%)发生突变的致病性JAK2等位基因负担减少到不足1%。最重要的是,在整个7.5年的治疗期间,罗培根干扰素α-2b组的无事件生存率(事件定义为死亡、血栓形成或疾病进展)明显更高,95名患者中只有5名发生了事件;而在对照组中,74名患者中有12名发生了此类事件(p=0.04)。

AOP Health首席科学官Christoph Klade博士表示:“经过7.5年的治疗后,CONTI-PV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BESREMi®对于PV患者的价值。我们非常自豪的是,我们的工作不仅为任意一种骨髓增生性肿瘤患者提供了第一个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的干扰素,还为改变PV的治疗模式做出了贡献。”

该论文的资深作者、巴黎的Jean-Jacques Kiladjian教授补充道:“自2019年在欧洲首次获批以来,罗培根干扰素α-2b已成为众多PV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罗培根干扰素α-2b具备显著的JAK2分子反应以及极低的疾病进展和血栓形成率,表明其可能是改变疾病的最佳现有治疗方案。该疗效可能转化为生存率的提高,甚至为一些患者提供停止治疗的机会。”

1Ropeginterferon alpha-2b achieves patient-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in Polycythaemia Vera: final results from the PROUD-PV/CONTINUATION-PV studies.(罗培根干扰素α-2b实现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特定治疗目标:PROUD-PV/CONTINUATION-PV研究的最终结果)Heinz Gisslinger、Christoph Klade、Pencho Georgiev、Dorota Krochmalczyk、Liana Gercheva-Kyuchukova、Miklos Egyed、Petr Dulicek、Arpad Illes、Halyna Pylypenko、Lylia Sivcheva、Jiří Mayer、Vera Yablokova、Kurt Krejcy、Victoria Empson、Hans C. Hasselbalch、Robert Kralovics和Jean-Jacques Kiladjian,代表PROUD-PV研究组,欧洲血液学协会EHA,2022年6月第27届年会。

关于BESREMi®

BESREMi®是一种长效型单聚乙二醇化脯氨酸干扰素(ATC L03AB15)。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提供了更高耐受性水平。BESREMi®设计为每两周一次使用注射笔方便地自我皮下给药,或在血液学参数稳定后最多每月给药一次。与传统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相比,这种治疗方案有望带来总体上更高的安全性、耐受性和依从性。

有关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公布的产品特性摘要,请访问:BESREMi®

AOP Health的长期合作伙伴PharmaEssentia发现了罗培根干扰素α-2b。2009年,AOP Health在欧洲、独立国家联合体(CIS)和中东市场获得了罗培根干扰素α-2b在PV和其他多发性骨髓瘤(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方面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

关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罕见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癌症,可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慢性增加。这种病情增加了循环系统疾病的风险,如血栓形成和栓塞,其症状还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从长远来看,PV可能发展为骨髓纤维化或转变为白血病。虽然PV的分子机制仍在密集研究中,但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存在一系列获得性突变,其中最重要的是构成恶性克隆的JAK2类突变。

PV的重点治疗目标是实现健康的血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低于45%),改善生活质量,并减缓或推迟疾病的进展。
0
用户: (15.4k 分)
维也纳--(美国商业资讯)--2009年,AOP Orphan获得独家授权,可在欧洲、独立国家联合体(CIS)和中东市场开展Ropeginterferon α-2b治疗罕见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和其他骨髓增生性肿瘤(MPN)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依据包括PEGINVERA、PROUD-PV和CONTINUATION-PV等研究在内的多项枢纽性研究开发项目,于2019年2月核准BESREMi®用于治疗PV。整个临床开发项目由AOP Orphan在欧洲设计和开展。

此新闻稿包含多媒体内容。完整新闻稿可在以下网址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11115005741/en/

AOP Orphan的许可方PharmaEssentia Corp.随即向美国FDA递交该临床开发项目生成的临床数据,用于在美国申请BESREMi®的营销许可。据PharmaEssentia称,2021年3月12日FDA签发BESREMi® (Ropeginterferon α-2b)的完整回复函,确认BESRE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符合FDA规定。现在,在PharmaEssentia位于台湾的生产设施于2021年9月顺利通过FDA的GMP核准前检验后,FDA核准BESREMi®在美国销售。

AOP Orphan International管理委员会成员Rudolf Widmann博士表示:“FDA依据AOP Orphan的临床研究项目和科学知识,确认BESRE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明了我们公司的工作质量。我们非常高兴美国的罕见血癌患者现在能够获得治疗。这是AOP Orphan首个罕见病和特殊疾病药品在美国获批,也是我们未来更多报批项目的良好开端。此项成就不仅体现了AOP Orphan的科学专长和临床开发专有技术,还有助于实现公司向全世界供应罕见病和特殊疾病药品的战略。”

AOP Orphan开展的临床研究

Ropeginterferon α-2b是一种经过特定修饰的α-2b聚乙二醇干扰素,发明人是PharmaEssentia首席执行官KC Lin。

该款第三代干扰素用于治疗PV的发明人是AOP Orphan的Rudolf Widmann博士:AOP Orpha不断投资其血液学和药物开发技术,使患者居家自助给药的注射笔获得核准。该公司已开展若干项临床研究,使BESREMi®于2019年2月在欧盟、2020年在瑞士和台湾、2021年在以色列和韩国成功获得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营销许可。

BESREMi®可实现较高的完全血液学反应,包括10例患者中有8例免于放血。此外,BESREMi®还可能延缓一部分患者的疾病进程并最终实现操作层面的治愈。例如,接受Ropeginterferon α-2b治疗的患者,其突变型JAK2等位基因负荷(致病癌基因)从基线值37.3%降至7.3%,而接受羟基脲/最佳现有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则从38.1%升至42.6% (p<0.0001)1。

大约20个欧洲国家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已在接受Ropeginterferon α-2b治疗。AOP Orphan不断致力于让更多患者获得药品,并继续推进BESREMi®的临床开发。

关于BESREMi®
BESREMi®是一种长效单聚乙二醇脯氨酸干扰素(ATC L03AB15)。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提供了更高的耐受性。BESREMi®的设计目的是方便用笔自行进行皮下注射,每两周一次,或在血液学参数稳定后每月一次。与常规聚乙二醇干扰素相比,这种治疗方案有望带来整体上更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依从性。Ropeginterferon α-2b由AOP Orphan的长期合作伙伴PharmaEssentia发现。

欲了解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所做的产品特征摘要,请访问:https://www.ema.europa.eu/en/documents/product-information/besremi-epar-product-information_en.pdf
add
...